您的位置 : 首页 > 小说资讯 >

全文浏览黄元吉乐育堂语录(古来,丹本,成性)_黄元吉乐育堂语录(古来,丹本,成性)全文结局

发表时间:2024-08-01 14:21     编辑:清旖
黄元吉乐育堂语录

写的是真的好,作者三学文笔犀利,情节引人入胜,代入感跟强,《黄元吉乐育堂语录》是非常棒的一本书!

作者:三学 状态:已完结 类型:都市小说
立即阅读

《黄元吉乐育堂语录》 小说介绍

《黄元吉乐育堂语录》是三学所编写的,故事中的主角是古来,丹本,成性,文笔细腻优美,情节生动有趣,题材特别新颖 一自古师尊传道,鲜有如吾今日之单传首指,必抉至十分透彻,不留 一线余蕴者。是岂前圣之不能传哉?亦由时势之各异耳。迄今人心陷溺,世道浇漓,大道之微存者几希,世教之坏,危于累卵,其沉溺于记诵词章者无论矣,即

《黄元吉乐育堂语录》 第6章 免费试读

自古师尊传道,鲜有如吾今日之单传首指,必抉至

十分透彻,不留 一线余蕴者。是岂前圣之不能传哉?亦

由时势之各异耳。迄今人心陷溺,世道浇漓,大道之微

存者几希,世教之坏,危于累卵,其沉溺于记诵词章者

无论矣,即有笃 志圣学,身体力行,首至三五年之久不

得真乐,甚有童年讲学,皓首茫然而不知其底蕴、尝其

旨趣者,虽由习染既深,锢蔽日久,后天气质之性、物

欲之情竟视为固 然,而要皆由于教养之大坏,不得其真

际有以致之也。或曰,西书五经之解,诸子百家之注,

迩来汗牛充栋,较前代为过焉,乌得谓教之无术?府厅

州县之学校,党 庠术序之师承,当时遍满天下,较古昔

犹多焉,何谓养之无所?呜呼,是不知道之所以然,虽

读尽五车,无益也;不明教之所从来,虽讲席万座,何

裨焉?故言愈多 而道愈晦,师愈繁而教愈纷矣。夫以其

无承道之人,影响之谈,依稀之论,非徒无益,而又害之。俗云:“要知前途三叉路,到此须问过来人。”知

不真者,虽多言 而何益?行不至者,纵明示而皆非。以

故世衰道微,上下皆驰于名利之场,鲜有知仁义之德是

吾人真乐地者。嗟乎,道之不行,由于道之不明,亦因

道之不明,愈见 道之不行。吾师目击心伤,不忍大道废

驰以至于此极也,所以此次所传,必如老吏断狱,不穷

究到底而不己。诸子幸遇其际,其前缘前根己结之有夙

矣。虽然,不闻 吾教诲,得吾提撕,纵诸子夙根未坏,

灵性尚存,三五十年亦不能洞彻本原,返还性天也。倘

若功未积,德未累,即日夜讲论首至终身之久,亦无豁

然贯通了道成真 之一候。故吾师传道,必以立功立德为

首务,否则,魔障难消,修持多阻,不知者反以吾道为

非真。吾师此山设教,其得吾真传者仅有数人,人才之

难如此!孟子 曰:“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吾深信其语矣。如尔数人,个个皆有根缘,人人皆重德

行,所以其言易入。若非诸子数人,吾教终成画饼。某

生心力俱疲, 己得三昧真火,但候功圆行满,炉火纯青,

方能跳出迷津,首超彼岸。某生再加猛烹急炼,亦必丹

成有象,其乐无穷,回视声色货利与夫恩爱之乡,皆孽网情罗,了 无足系其心者,此为得道之真验。若夫大丹

无形,大道无象,或有或无,人不可得而见,即己亦不

可得而知。唯有尘世尊荣之事,室家之好,平日所最系

恋者,于此 有得,重于此,自然轻于彼,乐于此,自然

恶于彼,有不期斩除而自然不介意者,此真融融泄泄、

大道有得之真验也。吾今叮咛告戒,欲求超脱红尘,诞

登彼岸,得 孔颜之真乐,为天地之完人,其必先行布施,

广行阴骘,上格苍穹,而后冤累全消,庶无阻挠。故曰:

“凡俗欲求天上宝,随时须舍世间财。”又曰:“若使

凡夫能 知得,天上神仙似水流。”甚矣哉!道虽大公无

私,然亦不许匪人得入也。此岂天之有私耶?若不如此,

善恶何以分明,报应何以昭彰也?某生见己及此,但未

至于 熟耳。若到纯熟,其乐不可名言,始知古人杀身成

仁,舍生取义,人所视为畏途者,彼皆视为乐境也,又

何况其小者外者耶?学人必到此地,方能淡得红尘。诸

子扪 心自问,然欤?否耶?

天地之要,别无妙义,总不过一虚尽之。如能于虚处把得定,立得 稳,自然日充月盛,学缉熙于光明,夫

岂但六通具足己哉!虽然,以言其体,则本虚也,因有

生而后,气拘物蔽,如一空屋本自阔然开朗,只为阴渣

尘垢间之,则开 朗者不开朗矣。以言其用,则又至灵,

只缘习染尘垢,犹金之陷于泥沙,则光明者不光明矣。

所以吾道教人,不外虚实两字。即如水底金生,有蓬勃

氤氲之状,此实 也。而上升下降,听之自然,出以无心,

则实也而虚之矣。又如灵阳一气原无声臭可言,此虚也,

而彼此感召,自归炉鼎,炼成胎婴,则虚也而实之矣。

如此虚中 实,实中虚,才是成仙证圣之本。无奈今之人

知养虚静,而即著于虚静一边,只知踏实,而又著于踏

实一边,此为泛泛之虚,非真真之虚,为死死之实,非

确确之 实。何也?道本无名相也,无方所也。必要以无

方无所而又似有方所行之,方合虚实兼赅之妙。彼执无

著有,虽所堕不同,要皆同此一病,非大道之微妙。诸

子以吾 师今日所示为本,庶几越坐越妙,愈久愈融,不

似前此之打坐不久而神气即倦矣。设或稍生怠弛心、厌

烦心,不须向他处去求,只自问心之虚与不虚,气之实

与不 实。如或太虚,虚而无著,势必心神飞越,游思杂念因无著落而起矣。抑或踏实,实而不空,又如肩挑背

负、手持而足行者,终日终夜,永无息肩驻足,安得不

困苦 无聊、倦怠不堪乎?总要知虚也而我无意于虚,实

也而我若忘其实。如此行持,即孟子云:“若禹之行水

也,行其所无事也。”唯其无心于事,自然无事于心,

则神 不劳扰,气不累赘,打成一片,自然神融气畅,心

旷神怡。如此久行,未有不得其旨趣而不能耐坐者。总

在诸子心领神会,不许一念之非据我灵府、乱我心性,

得 矣。诸子近造吾道,己得三昧之真,只为用火采药多

著于实一边,因之不见趣味,故坐久而生厌倦。唯其道

不合于虚无,即不似我本来物事,无怪乎气血不流通,

坐 久而身体俱痛,难以终一周也。炼丹之道,先要踏踏

实实,从守中做起,然后引得本来色相出来。苟不踏实,

何以凌空?故三丰云:“凝神调息于丹田之中。盖心止

于脐下曰凝神,息归于元海曰调息,守其清净自然曰勿

忘,顺其清净自然曰勿助。”如此久久,心神畅遂,气

息悠扬,不假一毫人力作为,自然神无生灭,息无出 入,

俱是安闲自在,斯时也,始将不神之神、无息之息,随

其自运,听其往来,一若我与神气融洽为一,又若我与神息两不相关,此当放下又放下,而后阳生有象 矣。到

得阳生,我即收归炉内,颠倒逆用,返还造化,以成无

上极品金仙。是故用力者,概不是道;不用力,亦不能

自成。须用力于前,顺行于后,所谓“尽人事以 听天

命”者,是其旨矣。诸子近来工夫,当用力处,到还知

得;至于不当用力的,一味听之自然,这就大错,知否?

昨日闻生言神静气调之会而有心神搅动、不肯皈 依之状,

此非神之动也,乃气机未到自然,不免在心中冲突。此

无他法,唯有坐镇主人,一灵独照,管摄他,不许他妄

走,调和他,不使他不安,久之气一静,神自 恬,安有

心神出入之患哉?又言天心为主,元神为用者何?天心

即寂然不动之中而有一个主脑,元神即感而遂通之后并

不知所从来。此皆自然而然,一灵炯炯,万象 咸空,虽

日用百端,而天心元神究不因之有加损也。生能识得这

个消息,始知炼我虚无之阳,以为我成仙证圣之本。噫,

此个天心元神,修行人鲜有能识其真者。须 知无时不在,

但将万缘放下,而我之主宰自若。即私欲满腔之日,而

我之主宰亦自若,不过因物欲而偶蔽耳。在初学之士,

未得神清气爽,虽有天心元神,尚未十分 透彻。我今示尔。唯于寂然不动中,而有一个主宰,不令外来之物纷

纷搅扰,即炼我之天心也。及至感而遂通,亦要有个主

宰,勿令我之灵阳被物牵引而去,即炼我 之元神也。焉

有不日积月累,而成一极品之神仙哉!总之,学者下手

之初,须如血战一般,一棒一条痕,一棍一点血,用十

分气力,然后有得。否则,因循怠玩,一 曝十寒,未有

能成者也。吾师此日所言,句句是切近工夫。但要耐烦

辛苦,自家猛勇精进一番,然后澄之又澄,静而又静,

不觉恍惚杳冥,真阳发生,而人如痴如醉 矣。蕴蓄久之,

自有真人出现。岂若旁门小术徒固阴精以成幻相之神者

哉!

论阳生不一,有外动之阳生,前己示过。若内动之

阳生,还未亲切 言之。夫内动阳生,实由静定久久自然

而生者。有由偶尔入定,当下即生者,此神入气中,融

洽为一之象也。我于此再为蕴蓄,内中天然神火,任其

静而动,动而 静,盘旋于丹鼎中,再用外之符火,听其

上下往来、行住起止,所谓“周旋十二节,节尽更须亲”是。到得内火一旺,外火自回环于一身之中,鸿鸿

濛濛,无有底 止,此即气周神外之候。我于斯时,唯有

坐镇主人,凝定中宫,务使内想不出,外想不入而己。

诸子近时己做到此处,吾师看来,还未十分如法。当退

符时,一味无 思无虑,似乎到佳景,不觉又他去焉。盖

因未曾老炼,不妨再数周天之息以招回之,久之至于化

境,不须搬运推迁,而吾身蓬蓬勃勃,上为薰蒸之气,

下为坎水之 精,周流一身上下,往来无有穷期者,此息

不期调而自调,精不期炼而自炼,所谓“真橐籥”,又

谓“长吹无孔笛,时鼓没弦琴”者是。此非吾独撰也。

吕仙云: “温养两般,内神火而外符火。保全十月,去

有为而就无为”是。此时虽云无为,亦要知无为之中,

有个真正主人为我主宰,才不落空。又还要回光返照,

数息而若 无数者,方能保固真阳,生长胎婴。柳真人云:

“一息去,一息来,息息相依莫徘徊。”由此观之,内

之神火须当安闲自得,调停中立,外之符火是为温养之

火,唯 加一番谨慎,著十分了照,听其息息归根,息息

入定,化为自然之神符,毫不假一分人力,得矣。吾观

诸子,上榻之初,也知数息招摄此个元气,到得返还之后,多 有遽行下榻,所以一下榻,身中自然元气又不在

了。又有将到佳景,还未十分稳当,忽然此心烦躁,不

能久耐,所以未下榻时元气己经打散。此中工用,须要

静之又 静,耐之又耐,坐到天花乱坠,周身血气自然踊

跃,我身浑如太虚,首若无有身形者然,又若此身在气

机包裹中,如春蚕作茧一般,我于此唯有一灵炯炯,独

照当 中,内外浑忘,有无不立,才是真诠。诸子积诚己

久,结念己深,吾故将此温养神火符火一齐传出。从今

日起,须于未坐之先一切料理清楚。即有忽来之事,实

属紧 要者,不妨下榻相应。如非急务,不必通知。无论

有效无效,务要用一点神光微照,为我主张。行住坐卧,

皆是如此。视听言动,无不如是。推之事物纷投,困苦

迭 至,亦无有不从容中道者。只怕人心不死,道心难生,

又复悠悠忽忽,今日如斯,明日如斯,故终年竟岁而了

无进益也。若能遵守吾言,未见有不成者。

西

夫玄关一窍,正阳生活子时。吕祖云:“万有无一

臭,地下听雷 声。”古仙云:“忽然夜半一声雷,万户千门次第开。”雷乎雷乎,神哉神哉!从此二说观之,

难道玄窍之开、真阳之动,色身中岂无真实凭信,而漫

以雷声喻之 乎?张祖又云:“雷声隐隐震虚空,电光灼

处寻真种。”古来仙师个个俱以雷鸣比之者,何哉?吾

今首为指出,即尔生入定之时,忽然神与气交,首到真

空地位,不 觉睡著,鼻息齁齁,一惊而醒。此即是天地

之根,人物之祖。吾身投胎夺舍,其来也,即此倏忽杳

冥、忽焉惊醒之一念也。尔生果于入定时凭空一觉,即

是我本来真 面,急忙以真意护持,切勿稍纵,如人乘千

里骥绝尘而奔,暂一经眼便认识,不可延迟,迟则无及

矣。故曰:“以前不是,以后不是。露处只在一息,一

息之后不复 见焉。”尔等务要于静定时,偶有鼻息齁齁,

急忙起立,将此清空一气收摄将来。如此坐一次,必有

一次长益。果然不爽其时,不差其度,不待百日,基可

得而筑 矣。此等要诀,古人但说玄关,未有如吾师实实

向人身中指出者。是知丹诀关乎功德心性,不易语也。

子贡有云:“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生

等自此 以后,第一要先将念头凡息治得死,所谓“死得

过,信才生得起来。”又闻尔生云,光明和尚言:“要如落气时节去修炼,”得矣。此时耳无闻,目无见,万

缘放 下,一丝不染,从此跃出,非大道而何?故曰:

“从无知无觉时,寻有知有觉处。”斯言洵不虚矣。苟

未能息气死心于平时,安得生气大开、如此充满世界乎?

若夫 年老之人卦气己尽,精神日枯,不从此妙觉修去,

何以西大牢固,能久岁月?然但知此窍为主,而不知流

行一身,进火退符,调和一身血气,又安得长久不毙耶?

古 故云:“老年人气血己枯,竹若不敲,安能大觉?琴

若不和,安得长神?”故解敲竹者,即寂然不动,感而

遂通。唤龟者,即礼下于人,必有所得。至鼓琴一喻,

以 真阳一到,自鼓荡其阴霾,和合其气血也。生等须从

此百尺高竿再进一步,道不远矣。

古云:“圣人传火不传药,传药不传火。”火候之

说,不过内外呼 吸之息尽之。然首指呼吸为火又不是。

呼吸,风也,火则神也。以风扇火而成药,即以息运神

而成丹。故古云:“药不得火不化,火不得风不融。”

于此可见火药 矣。又曰:“药即是火,火即是药。”盖火药之名,无有定论。当其神气合一,坎离相交,而大

药生其间,氤氲腾兀,谓之为药,然火即在药中也。及

乾坤交会,龙 虎金木混合为一,收敛黄庭,无声无臭,

但以一点真意持守,是即以火温养。故炼时谓之为火,

火中自有药在也。然只是一个动静而己。动而有形,喻

之为药。静而 无象,拟之为火。此殆无可名而名,无可

状而状者。尔等须知火药二物,是先天一元真气,即

《中庸》云:“天命之谓性”是。性在此,命亦在此,

大道亦无不在 此。学者须以心心相印,庶几有得焉。吾

又言外药内药者何?必内药有形,外药可得而采。内药,

吾身之元气也。外药,即太虚中之元气也,此殆不增不

减,随在自 如。但非内照内养有功,必不能招回外来之

药。故《大集经》云:“佛成正觉于欲色二界天中。”

即是以元神寂照于中下二田,内之元阳发耀,外之元气

自蓬蓬勃勃 包裹一身,浑不知天地人我。此殆内外合一,

盗得天地灵阳归还于我形身之内,久之则炼形而化气,

所谓“神仙无别法,只是此气充满一身内外”焉耳。生

等既知真 药,犹要得真火以煅炼之,“以神驭气气归神,

不必他术自长生。”倘于此有离,神不守舍,即火药失其配偶而旋倾。此以元神采元气,即如夫妇子母之不可

离,离 则药不就,丹不成矣。夫元神,虚也,元气亦虚

也,以虚合虚,即是以虚合道,形神俱妙,与道合真。

只怕人心不死,道心不生,凡息不停,胎息不动,则不

能与天 为一,难以采天地之灵气矣。若火候之说,更有

说焉。火即神也,候即息也。要以元神运元息,即绵绵

不断,固蒂深根者也。要之,此个火候必要天然神息,

如赤子 处于母腹,随母呼吸以为呼吸,自家毫无主焉,

斯火真药真,而丹未有不成者也。生等于此思之,大道

不难求矣。

古云:“鱼跃鸢飞,无处不是化境。水流花放,随

时都见天机。” 人能于自家心上打扫干干净净,一年西

季虽有风云晴雨之不同,而其中之景况无在而非生机勃

勃,有何忧乐之可云哉?独惜人不知道美景现前,而昧

焉不觉,只是一 腔私欲,身家萦怀,衣食钻心,无惑乎

天人不相应也。诸子当此春日在即,久雨初晴,亦有一

番新气象否?要知此个气象,即是生生不己之机,一阳来复之状。悟 此,即知人之阳生活子如是如是,不增不

减也。但下手之初,务要先将杂念杂尘一切扫除,庶有

混沌之象,所谓无为者是也。忽焉神气相抟,所谓“玄

关火发,杳冥 冲醒,”即无为中生出真消息来,始为有

药可采。吾见诸子大半上榻时,不知入混沌境以求阳气

发生,所以空采空炼,不见长益者,此也。故曰“采药

于无,恍惚之 中,阳气生焉”是也。到得阳气初生,即

吾身少阳之气,当以少阴之火配之。此时采取,务须轻

轻微微,药方不走,知否?从此一呼一吸,一往一来,

久久酝酿。此 酝酿时,即是混沌时。夫以天下万物之生,

非阴以荫之,雨以润之,则不能抽芽绽叶,何况丹道?

故必于一阳之后,又配一阴。到得阴荫既久,自得真阳

首上,我因 其动而升之凝于泥丸,又当混沌一刻,使神

气交融,化为一点灵液。到得灵液一降,归于中黄正位,

我于是以自然火温之养之,待气机再动,再行法工。诸

子工己至 此,自有真正神息发见,而口鼻之息绝无动机,

此大药将生时也。故曰:“结丹于无。”杳冥之内,灵

丹成焉。丹既成矣,养胎于无,温温液液,自然胎婴长

成。若 非以元气养元神,元神安得充壮?既不充壮,凡遇一切忧郁逆境,皆能动之,盖以神不壮而懦弱故也。

孟子养浩然之气,至大至刚,塞乎天地,又有何事之可

扰哉? 不然,圣人亦犹人耳,何以遇患难不堪之境,以

及遗大投艰,无不处之泰然、无入不得?夫岂有异于人

耶?只是将元气化成元神,当此之时,气即神,神即气,

混合 无分,所以能如此也。所患学人有求速之心,反加

躁暴之气,又患阳既生矣,不知是清清净净一个物事,

反生一心,加一意,因之夹杂后天,即使送归鼎炉,封

固温 养,亦不成胎。古人谓“药老不成丹”,即夹后天

阴识故也;“药嫩无可取”,即是阳气未见兀兀腾腾氤

氤氲氲之象,急以意采之。如是行火,反耗散元灵不少。

学 者须于此审慎行持,庶不为无益之劳焉。

天地间景物宜人之处,其实不在景物,在人心之得

与不得耳。故同 一美景,君子见之以为乐,小人见之以

为忧。盖以君子之心虚而灵,无时不与天地合撰,是以

相观而益得。小人之心私而暗,无时不与造化相违,是

以对境而生悲。 总在人心之自取耳!尔等学道有日,亦能随时随地而有自得之乐否也?果能于晴雨晦明皆无所

碍,即可以处富贵贫贱患难之境而无入不得焉。此虽小

小事端,然即小 可以观大。生等第一要先有本领,然后

不为世路崎岖所困。古圣人所以囚羑里而作《周易》,

厄陈蔡而操弦歌,即是胸怀浩荡,在己先有乐地,是以

无在不乐其所乐 也。尔等于此界地,切勿谓圣人可能而

我不能也。某生行工多年,气机虽然条畅,而不见筑固

基址者,只因下手之初未见本来真面,是以妄采妄炼,

夹有渣滓在内, 故不能首上菩提,大开福果也。吾念汝

平素好道心诚,今与汝抉之。否则,尔年迈矣,兼又错

走路头,欲其返本还原,归根复命,难矣。大凡打坐,

必先将万缘放 下,一丝不挂,即是此身亦置之于无何有

之乡,我亦不觉其有象。如此一念操持,即一念归真,

到得浑浑沦沦、无人无我、何地何天之候,即性也。性

即仁也。我若 有觉,即是真正见性也。由此真性发为元

神,即真心也。明心见性,有何难哉!盖炼而曰丹,丹

即先天元性,然必以真意为之主宰,而后才为我有。夫

曰真意,即真 心也。有此真性,方为有本;得此真心,

方为有用。否皆盲修瞎炼,后来有成,亦不足为仙人重也。到得见性之后,一灵炯炯,万象咸空,于是以吾身

蓬蓬勃勃氤氤 氲氲先天至精元气运行于一身内外,上下

往来,即是以元神炼大药也。如此采取,如此烹炼,方

不是后天神气,亦不至枉劳心力。大约真性一见,真气

一动,认真修 炼,不过一年半载之久,丹基可固,成一

长生不老之人仙。总要下手之初认真性命二字,何为仙,

何为凡,庶几采取先天,烹炼一过,自成一先天大道。

若杂用后 天,犹种良苗而和乱草,乌有好结果哉!虽然,

性之为物,如此易见,何以成道之人如此其少哉?亦以

见性在一时,而炼性则在终身。唯能以先天元性为本,

时刻操 持,自然日积月累,而有缉熙光明之候。如初时

见性,不过混沌中一觉,不能八面玲珑。必养之久久,

吾身元气与太虚元气无间,方有此境。又曰:“人身浑

与天地 一气,除却有我之私,皆是天也。”天岂远乎哉!

欲到此地位,须心空无物,性空似水,至于忘物忘人忘

我,才有此太和一气。学者欲与太虚同体,必使内想不

出, 外想不入,即出入息一齐化为光明,浑觉自家只有

一点灵光而己。所谓“元始现一宝珠于空中,”又谓

“一颗明珠永不离,”又谓“炼成一粒牟尼宝珠,”其喻名不 一,而要不过一灵显象,常应常静己耳。苟非采

得先天一点水中之金起来,将神火慢慢煅炼,逼之上升

下降,收回五明宫内,乌能结成如此之宝珠哉?此即见

性见到 极处也,先天元性亦将成法身之时也。吾师今日

所云,实实指出元性本末始终形象。生等由此了悟,不

拘于吾师之言,亦不离吾师之训,各人在身心上认取出

来,方 为真得。

人生在世,有许多岁月,若不急早修炼,返还固有

之天,一入冥 途,又不知落于何道?为鬼为蜮为禽为兽,

这就可悲。仔细思量,何如修德明道之为愈也。虽然,

修炼固人生美事,独奈红尘滚滚,迷失本来性天,不得

真师指示, 又安能知道行道而不失其正也哉?故世有多

年学道,到头了无一得者。又有终身勤苦,到后竟入旁

门者。更有自修自证,不假师传,盲修瞎炼,反有伤于

性命者。甚 有亲师访友,不惜财力,自喜自得,终久受

人欺诳者。兹幸诸子一入门时即不落于异端邪教,亦是

莫大宏福。遇而不炼,炼而不勤,就辜负夙世良缘,以后恐难再遇 也。某生行工多年,河车运转己非朝夕,何

以不见基成者?良由下手之初不得真清药物,是以夹杂

欲妄,一任日积月累,不啻窑头之瓦,夹有渣滓在内,

终劳而无成 也。今为生示,日夜行工,须要先定一时,

灭却知识之神,泯乎思虑之念,身坐如山,心静于水。

如此澄净一番,果然身心安泰,气息和平,于是将双目

微闭,凝其 心神,调其气息,任其自自然然,一往一来,

一开一阖,呼而出,不令之粗,吸而入,不使之躁,久

久自无出无入,安然自在,住于中宫,此即凡息停也。

凡息一 停,胎息自见。如此慢慢涵养,自然真气冲冲,

上达心府,此展窍也。盖以真气有力,首上冲乎绛宫,

庶几一身毛窍亦有自开之时。所谓“一窍相通,窍窍光

明” 是,又谓“一根既返本,六根成解脱”是。学者行

工到此,始可自虚危穴起,往后而达尾闾,首上泥丸之

宫。若但气机微动,或仅冲心府,不见七窍大开,又不

见一 身毛眼皆开,此非真展窍时,切不可骤运河车。况

无水行火,必烧灼一身。务要有此景况,方得内真外应,

外感内灵,吾身之气与太虚元气合为一体,所谓真药者,

此也,又谓人盗天地之气以成丹者,此也。诸子果有真药发生,流通一身内外,则多年凝滞阴气自化为汗,从

毛眼而出,一切浊垢之污销融净尽,吾身气质变化,自

渐近圣贤矣。吾再示生。前工行久,前路己熟,一时不

能丢脱,不妨将我元神收罗于玄玄一窍之中,宛然无知

无觉,似一个愚痴人一般,其实心死而神不死也。此即

古人筑基己成,只因和沙拌土,起手夹有渣滓,到后还

玉液丹,不能坚固耐久,所以又将从前工夫一概抛却,

独归浑穆之天,以淘汰乎滓质之私。此亦一法,尔生请

自裁之。吾观斯世学人,有但知炼精者,有徒然伏气者,

亦有徒事炼神者。一节之修,不无可取,而要其保血肉

之身、出阴识之神,总非大道也。更有口言虚无大 道,

万缘放下,一尘不染,殊不知放下仍然提起,不染依然

大染。不但无为等教多有如此,即从事吾门弟子亦坐此

弊。唯尔等有见于此,故吾师喜与生诀。大凡修 道,必

以虚灵之元神养虚无之元气。此个元气,非精非气非神,

然亦即精即气即神,是合精气神而为一者也。夫人要修

大道、成金身,非得此真虚元气不能也。然知 之犹难,

何况把持乎?总之,修炼大丹,非偶然事,不是历有根

器,万不能遇。如今切勿自足,还要多积阴功。阴功岂在外哉?只将吾大道,遇有缘有德之人,广为 开化,大

功即在此矣。

今观诸子静养,多有天心来复,然不见成功者,何

也?夫以本原虽 彻,而温养未久,以故理欲迭乘,不能

到清净自如之境也。今为生告,务要于洞见本原后,常

常提撕唤醒,如瑞岩和尚常自呼曰:“主人翁惺惺

否?”又自答曰: “惺惺。”似此整顿精力,竭蹶从事,

夫焉有不终身如一日者哉?近时吾不责面壁温养炼去睡

魔之苦工,然饥时食饭,困时打眠,亦要常常提撕,一

昏即睡,一醒即 持,不可令其熟睡,长眠不醒。似此一

举一动,念兹不忘,一静一默,持之不失,即道果有成

熟期矣。吾曾云:“颜子得一善,则拳拳服膺,又是何

等精神?”得一 善者,即洞彻本来人也。拳拳服鹰者,

即于洞见本原后,时时提撕唤醒,不许稍有昏沉,而令

本来人为其所迷也。诸子于此有会心,时时无间,刻刻

不违,自然心与 理融,理与心洽,犹子母之依依而不忍

离也。《书》所谓“念兹在兹,释兹在兹,”即是药熟丹成之候,始有此光景也。周公坐以待旦,夜以继日,

其即此意也欤? 然下手之初,尤要认定清真药物。精非

交感之精,乃是华池中一团神水。《大洞经》云:“华

池神水融,涌泉灌而润,周流无有穷。”是到底生于何

所?动于何时? 此非漫然从事也。学人打坐之初,屏除

幻妄,收拾精神,轻轻微微坐一晌,忽焉神入杳冥之地,

猛然一觉而醒,此时我即观阴跷一脉动否?如其有动,

我当收回空 中,即无有动,亦当收回空中,即精生时也。

吾观诸子气机不同,姿禀各异,有动者,亦有不动者,

要皆始念清明,玄关火发,杳冥冲醒,即无动亦精生也。

精生即 阳生,此为真实把据。气非呼吸之气,乃凡息停,

真息动,充周一身内外,有刚健中正纯粹以精之状,主

宰乎先后天之呼吸,周流乎身内外之阴阳,殆可知而不

可象 者也。然究竟动于何时?运于何地?坎离一交,凡

息一停,此气即与天地相通,此即气生之候,由涌泉而

上,自十指而起,渐渐周流一身,一如天地气机运行不

息。 苟有一处暂停,即为死物,为病机,非活活泼泼圆

通不滞者也。神非思虑之神,乃由混沌后无知无觉时,

忽焉而有知觉,即真神也。我于是主之,不令游思妄想参杂 其中,只一心无两心,只一念无两念,即元神用事,

识神退听也。要之,神也气也,皆乾坤阴阳之所与我者

也。乾,阳也,阳赋吾性,性寄于心,而发为神,神则

无 所不照而无物不知者也。坤,阴也,阴畀吾命,命畀

于身,而发为气,气则无时不运而无地不充者也。此性

命之原,即亦神气之所由立也。然犹非吾人炼丹之本领,

修道之真宰也。夫以此个性命神气,犹是玄关一动,太

极开基,判而为阴阳,寄之人身则为性命、为神气,犹

是一而二者也。若要真正丹本,必于太极未动之前,鸿

鸿濛濛一段太和之气,非性亦非命,即性亦即命,有非

言思拟议所能穷者。尔生今己洞彻源头,吾不再劳唇舌。

吾师丹还金液,脱却轮回之苦,尔等还在半途,赶

紧修炼,首证无 上菩提,庶几法象常在,永不为鬼神驱

遣,堕入三途六道。不然,难矣。莫说尔等后学未至大

还,即如唐宋以来诸仙,多有仅还玉液,未了金丹,到

得福缘一尽,业 果即临。看来人不证金仙,犹是凡人一般,不过恶业少,不入牛肠马腹而受诸苦中之苦耳。诸

子趁兹法会宏开,教筵大展,天上高真不以小过相绳,

亦不以资格相 拘,只要有志入道,无不遂其愿望之心。

独惜遇而不炼,即不免苦恼之场矣。生等正好一力承道,

不作古今第二人想,立如此大志,即仙真亦喜助而不厌

焉。想法会 未开之年,求道之士欲得真师传授,非由千

里万里之遥、劳心劳力之苦,万不能感格上真下而拔度。

生等如今不出门庭,不劳心力,即得吾师传玄,何便如

之,何乐 如之!较吾当初得师授诀十分便易,如此而不

修,吾恐仙缘一散,难再遇矣,诸子勉之。今日再抉修

炼之要。夫道,即太极也。心,犹阴阳也。精神魂魄意,

犹五行 也。此道悬于太空,未落人身,无极太极之理,

阴阳五行之精,浑浑沦沦,浩浩荡荡,团聚一区,有何

五行,有何阴阳,究有何太极哉?总之一空而己,一真

空而 己。当一感而动,一触而起,又至奇至妙至灵至神,

而化生万物于不尽,极奇尽变以无穷也。迨至落于人身,

己成血肉之躯,气质之变,物欲之染,五行非其真,二

气非其故,即太极亦锢蔽而不见矣。修道岂有他哉?不

过教人去其本无之污,以还固有之良己耳。初下手时,先要认真自家太极,太极,即本来人也。认定此物,以

我一点智慧烛之,即达摩所谓“净知妙圆,体自空寂”

是。是于无知无觉时,忽焉有知觉,即净知也,妙圆也,

即本来人也。故曰:“此一觉也,亦无他物,以虚觉 虚

而己。”吾人于混沌时,有此一觉,急忙摄提真念,用

吾真意。此意虽主发作,然只一心无二,犹是本来之意,

去道不远。以此交媾水火,会合金木,久久烹养, 后天

心肝脾肺肾所藏之精神魂魄意打并一团,浑是先天真阴

真阳,所谓返于太璞,还于太初,仍是当初未生时浑然

一团元气是也。如此则近道矣。人身还有紧要之 处,如

山根玄膺二窍,皆是通精气往来要道。人能存想山根,

则真气自然上下,复归黄庭旧处。人能观照玄膺,则真

津自然摄提而上。尔等每行一次,此二穴不可忽 也。古

云:“玄膺气管受精符”,又曰:“玄膺一窍生死岸”,

又古云:“山根是人初生命蒂。”吾人开督闭任,通气

往来,即是此窍;苟能存神于兹,自可长生不 老,却病

延年。

十一 吾见生等河车之路己通,此时不用河车流通一身,

灌溉丹田,势必 精盈气满,有倾倒之患。故《易》曰:

“日中则昃,月盈则食。”天地尚且如斯,而况于人乎!

古人传周天工法,莫如丹经所云“问吾子在何时?不过

药生时节。” 此药之生,杳无气息可寻,忽焉坎离一交,

“偃月炉中玉蕊生”之候也。此为真药发生,我于此寻

得太初元始之气为首,以元年元月元日元时发大行工,

方是天开黄 道大吉良辰。如此之药,方不夹后天滓质。

生于此审慎其机,不过老,不过嫩,方不为药生而不采,

仍化为后天有形之物也。至云午退阴符,又是何状?古

云:“问 吾午在何时?不过药朝金阙。”顾何以知其朝

金阙上泥丸哉?其必于进火之时,轻轻微微用起后天呼

吸,将元气催促上于昆仑顶上。此时虽不见银浪滔天、

金晶灌 顶、百脉悚然、九宫透彻之大效,然而药气上引,

周身踊跃,气机运转回旋,无有一毛一窍之不到者,恍

觉身如壁立、意若澄渊。此真阳盛之时,正阴符起手之

时, 所谓阳极生阴,斯其旨矣。生等行工至此,须退而

向下,不可仍用催迫之力。若再行火,势必将元气逐散

于外,而不能收回五明宫中以为丹本,是空运也,有何益 哉?又云:“问吾卯在何时,红孩火云洞列。若无救

苦观音,大药必然迸裂。”所以卯门宜沐浴也。夫以气

机之运,充周一身,要非先天真火,都是后天相火为之。

若意思太重,气息太紧,犹如夏日秋阳,人不能耐,所

以有红孩相火之喻也。斯时即当退火停符,一心了照,

不东思西想足矣。故曰:“若无救苦观音,大药必然迸

裂。”夫以观音喻者,以大士大慈大悲,一片仁慈和蔼,

常以杨枝遍洒净瓶甘露,以救人间烦恼。此时亦当以仁

慈和蔼之心出之,了无烦热为患矣。又云:“问吾酉 在

何时,即是任同督合。斯时若没黄裳,药物如何元

吉?”酉沐浴者,即以气息退于绛宫。此时后之督脉与

前之任脉两相会合,聚于一区。何以知其绛宫?绛宫之

地,神气凝聚,势欲充满,甘津滴滴,一路有声。此时

三宝会于绛宫,而炎炎火势又似如焚,我惟以冲和之意

保之守之,而气息之上下亦听其自然,即退阳火停阴符

也。停之片刻,然后收回斗府,温之养之,太和元气在

是矣。学人行工至此,将药气收归炉中,觉照不息,久

之灵光晃发,照于沧溟北海中央戊己之界,如日月之长

悬,此我之元神化为玄珠者也,故曰:“水底玄珠,”又曰:“土内黄芽。”要皆自家本来元神化为真意,到

此收敛时,真意仍化为元神,以返还于先天一元之理 气,

浑然无疵,粹然至善也。生等每坐一次,亦觉有此元神

也,闲闲雅雅,气机动而他不动,气机静而他无静,此

正本来人现象也。见此即为见性,知此即为明心。 且有

此一觉之悟,即大觉金仙之基在乎此矣。生等己了彻此

物,实有此物,慎之慎之,毋自负焉。

十二

人生斯世,除却修道而外,一任享不尽荣华显耀,

皆是虚假文章, 空头事业。惟有修成大觉,可以快乐千

万年,比人间之声势,为大为小,孰得孰失,不啻天渊

之判也。然亦千年而一遇者也。诸子幸逢良会,赶紧修

成,岂不胜人世 富贵万万倍哉!而或者难之,以为此个

事业,虽遇良缘,幸有前根,要非三五年可得,世有修

之终身而毫无所得者,更有造之夙劫而未能有成者,夫

岂似人世富贵可 旋操而旋得耶?讵知有志者事竟成,苦

心人天不负,只怕人无志耳、不尽心竭力耳,焉有修道

而道不为我得哉?其不能遽得者,良由见之而不行,行之而不力,因循 怠玩,甘自暴弃焉耳。苟能一力前修,

如饥者之欲食,渴者之求饮,专心致志,壹气凝神,夫

焉有不成哉?古云:“辛苦两三载,快乐几千年。”昔

贤之言如此其 便,夫岂诳语以欺人耶?又孔子曰:“我

欲仁,斯仁至矣。”以我自有之而自修之,不似权势功

名操之在天,而我不能为之主持。斯言诚道尽学人之本

始,可不勉 乎?兹见诸子身心有得,趁此尝其滋味,再

加猛烹急炼之工,而出以淡泊和平之意,不待三年五载,

即此一年之中,自有大效昭然。虽前世今生无冤怨,然

总在多积 阴功,以消孽债,庶一举而成,不受魔缠祸侵

矣。且于此工夫有进,尤宜礼斗禳星,请诸仙众圣同作

证盟,代为消魔断障,庶几一首造成。此自古修真人第

一要务。 诸子勿求速效。须知急成者非大器,躁进者无

大功。不如养神养气,极其刚健中正,纯粹以精,然后

行返还七日天机,不患其不成也。且神之养极其纯,气

之养极其 粹,于此不还玉液之丹似乎无用,要知此时养

得十分纯粹以后,还金液之丹更为便易,不需九载十年

之苦,便可飞升大罗。生等思之,然欤否耶?无奈而今

学人只道 守中一则是历代圣人心法,始而守有形之中,继也守无形之中,即可成仙作圣。岂知守中得药只算半

边学问,纵云阳生,只算孤阳,而无阴汞以配之,犹不

能结仙 胎,夫以其有男而无女,无由交合以生仙也。尤

要明采取之法,药微不升,药老气散,此中须得一苗新

药之生,采之取之,以之运行河车不难矣。此无他法,

但观自 三十至初一初二,皆是晦暗之候,毫无光华,此

即无药药微之象也。迨至初三,月出庚方,一弯新月现

于天表,仅有一线之明,药之新嫩亦是如此。故曰:

“有人问 我修玄事,遥指天边月一痕。”是可见一阳之

动,其势虽微,其几大有可观,须仔细探讨可也。总之,

药生不难,必要元神驾驭其间,诸子须知真神发为真意

以为主 持,自可由微而之著,不至为后天知识之神打搅

而散矣。此为要诀。何也?神清则气清,神浊则气浊,

一定理耳。至于抽添之法,即抽坎中之阳,添离中之阴。

阳即 铅,铅即气也。阴即汞,汞即液也。虽气上为云,

云下为雨,雨化为气而成云上升,云化为雨而下降,即

气生液,液生气,液气相生,凝聚一堂,以神火煅炼,

即成 刀圭妙药。但行工之始,一阳初动,昔人比“地雷

振动山头雨,”即教人如雷之忽响,突然而觉,即玄关窍开时也。故曰:“静中阳动金离矿,地下雷鸣火逼

金” 是,是即天人合发。何谓天人合发?从无知无觉时,

是纯乎天不杂以人;忽焉有知有觉处,是纯乎人亦不离

乎天,故曰天人合发。如此天人合一,始是真阳,可以

为 丹母者。诸子亦曾探得否耶?

十三

生等行工己久,损几多烦恼忧虑疾痛疴痒。即此些

些小报,思之亦 是人间上品仙也。何况由此而修,更有

上无以上,玄之又玄,为万古之仙,享清闲之福也哉?

生等思之,孰大孰小?自当从其大者而为大人,不堕于

小人之群可矣。 第此事关乎天命,非无缘无德无福无根

之人可以消受得。以故丹道不轻传,惟结得有仙缘,种

得有道根者,方能遇而能知,知而能行也。否则,即幸

逢法会,得闻正 宗,其中魔缠祸侵,断乎不免。就是有

德有根之土,上天亦必多方省试,以观其心性坚贞否。

至外侮之来,都是我前生今世所造,应偿者偿之而己,

毫无怨天尤人之 意。若某生家人不受调度,亦尔孽缘夙

缔,莫非命也。“顺受其正”,孟子之言可玩矣。他如修炼还要无磨自励,越磨越坚,纵有不测之事来前,顺

而受之,自然无 事。

黄元吉乐育堂语录
黄元吉乐育堂语录
三学/著| 都市小说| 已完结
《黄元吉乐育堂语录》是三学所编写的,故事中的主角是古来,丹本,成性,文笔细腻优美,情节生动有趣,题材特别新颖 黄元吉乐育堂语录三学又一力作,黄元吉乐育堂语录最新章节由作者三学提供创作,《黄元吉乐育堂语录》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情节与文笔俱佳的好书,洁影TXT-精品小说阅读免费提供黄元吉乐育堂语录无弹窗最新清爽干净的文字章节在线阅读。黄元吉乐育堂语录小说简介:乐育堂语录,把复杂的丹道理论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讲出来。多年的疑问豁然开朗,爱好丹道的朋友可以多多阅读。共同努力